学校现有新、老两个校区,校园布局整齐,环境优雅。老校区28个教学班,在校生2800人,新校区占地140亩,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,在校生2500人。学校教学设施先进,全新的教学楼、办公楼、实验楼、科技楼、体育馆、公寓、餐厅等建筑设计新颖,雄伟壮观;全省的实验设备,高标准的校园网,班班配有多媒体,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;体音美场馆、游泳池、室内篮球馆、400m塑胶田径场、藏书9万余册的图书馆、阅览室等教学设施功能完备,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名师荟萃,英才云集,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,学科结构合理,整体素质优良,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。学校以研促教,科研兴校,实现管理的制度化、规范化和科学化,坚持教师听课制度和“示范课”、“研讨课”、“汇报课”制度。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,通过教师帮带活动,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很快成长为教学骨干。教师间取长补短,兼收并蓄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此外,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国外办学机构合作,长年聘请外籍教师,突出英语教学特色。
学校管理科学规范,教学成绩。坚持依法治校、德育立校、科研兴校,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,使学生全面发展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,不断深化教育改革,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,形成了“校风正、学风浓,秩序好,质量高”的办学局面,教育教学成绩连年取得新突破,高考上线率常年稳定在80%以上,中招成绩位居全市,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,可谓是:桃李满天下,学子遍天涯。
1、设立能级分明的运行机制。
学校工作千头万序,在校长负责制的背景下,学校如何运行,校长如何履行自己的教学管理职责,建立怎样能级分明的运行机制,我们把它比喻成三架马车。
架马车:“德育为首,育人为先”。
此项工作由一行政人员专人分管,下设少先队、心理工作室两大部门。以学生学习生活为起点,将德育贯穿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,倡导“宏观控制,微观落实,强化规范,讲求实效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”的德育管理,提倡“教书育人,管理育人,服务育人,环境育人”,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、实效化。
第二架马车:“教学中心,质量为本”。
此项工作由教导主任专人分管,下设科研室、教师教育、幼儿教育三大部门。科研室下设语文、数学、常识、艺体四大教研组。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,教学工作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,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,优化教学目标,优化教学过程,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,追求轻负担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,探索内涵发展之路,使学校尽快走上内涵发展之路。
第三架马车:“后勤保障,安全”。
此项工作由一行政人员专人负责,下设总务处、财务室、安稳办三大部门。总务室下辖实验室、图书室、电教、信息技术室等功能室的使用与管理。
作为校长,就是驱赶这三架马车的总调度。有了这三架马车的正常行驶,在辅以党支部、工会、教代会、团支部、家委会等党群组织的参政、议政、监督作用,校长就有了精力来思考、来研究教学,真正成为“教师的首席”,成为教育者,而不是“管家婆”。
2、建立奖惩透明的考核机制。
一是制度建设。按照学校质量管理标准规范,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制度。
二是落实岗位职责。根据不同工作岗位,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,在工作中加以落实。
三是量化考核。根据学校工作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,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,对每一项工作,每一个教职工作出定量与定性的评价。
四是奖励表彰。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。期末根据考核结果,给予教职工工作补贴和奖金,并召开表彰大会,邀请家委会和社会人士参加,让家长和社会感到学校不错、教师很行。
“严谨、踏实、细致、创新”是我们的办学风格,“艰苦奋斗,只争朝夕”是我们的创业精神,鹤壁市第二中学,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将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,结合新的教育理念,以现代化的育人环境,高标准的管理和优良的办学质量向着更新、更高的目标前行,齐心协力,锐意创新,创造现代教育新的辉煌。注重学生品德修养,培养合格公民;鼓励学生勤于阅读,多思考、多发问,发挥潜能。以创建“平安校园、书香校园、音乐校园”为载体,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,通过教育数字化、信息化,推动教育现代化。加大名师工程建设力度,创建“名师——名成果——名校”,终形成“学生成材,教师成长,学校发展”即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,以师生共同的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三位一体、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,成为学生文明、质量上乘、群众满意的农村学校。
实施三大战略。一是继续实施“科研兴校”战略,把教育科研作为强师、增效的重要措施;二是继续实施“精品特色”战略,把艺术教育、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果做大做优做强。三是“取胜”战略,把师生形象做优,把教学成果做大,使学校的“无形资产”更丰富,品牌更具影响力。
1、遵章守纪保平安——基于平安校园的思考
一是有序的校园;二是有礼的校园;抓好“小公民”道德建设,以“五好小公民”活动为载体,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专题教育活动,使学生的道德意识、诚实守信、文明礼貌、行为习惯、爱护公物、讲究卫生、保护环境、交通安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。
2、书墨飘香伴童心——基于书香校园的思考
一是读书。苏霍姆林斯基说:一所学校可以缺少很多东西,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简陋贫乏,但只要有书,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,那么,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。图书室的开放、建立班级图书角、开展红领巾读书活动、每年给教师报销100元以内的购书费用等。
二是写字。坚持每天30分钟的写字课,考试设5分卷面书写分,每学期进行一次写字比赛,每月更换一次班级黑板报。
3、笛声悠扬冶性情——基于音乐校园的思考
开展以“竖笛进课堂”为主的器乐教学。人人会唱国歌、队歌、校歌,坚持“课前一首歌”,营造浓厚音乐校园氛围。
坚持开好读书节、艺术节、科技节、运动会、兴趣活动,真正体现和渗透学校的文化精神: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
学校坚持以童心教育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;坚持科研兴教、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;坚持依法治校,以德治校的管理思路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是“认识的主体、学习的主体、实践的主体和自我完善发展的主体”的理念,确定了“有理想、会学习、勤创新、讲文明、善健美、具特长”的学生发展目标。为此,学校以科研为先导,构建了“主动参与、主动认识、主动评价、主动发展”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,“主体性问题课堂教学模式”和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模式,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.学校校风好,学风正,学生积极向上,学生综合素质高,多种能力强,学生发展状况和学校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,成为了优质教育的品牌。还提倡色彩德育。
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,学校又形成了“功在课前,研讨构建;精在课中,互动探索;思在课后,扬弃创新”的教学常规工作新格局,建立了话语式研究,文本式研究与网络式研究相结合的校本教研工作体系,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新亮点。学校充分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,运用现代教育技术,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通过变革教研方式、备课方式、教学方式、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,进一步构建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。